送出去的礼物就像“免费试用”一样,看似把资源无私地分散给了别人,但实际上并未真正失去。对这一点精打细算的“吝啬鬼”们最清楚。真正吝啬的人对自己小气对别人大方,因为钱花在别人身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2010年,密歇根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斯考特?里克( Scott Rick) 让参与者们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fMRI)中想象自己用50美元买了一杯水,吝啬者比挥霍者感到更多痛苦,然而如果让他们想想水是买给别人的,吝啬者的痛苦则减小到了跟挥霍者差不多的水平,而挥霍者几乎没有变化。
然而并非只有用“涌泉”去报答“滴水”才能让互惠传递下去。沃顿商学院教授亚当?( Adam M. Grant )和同事们发现,一句真诚的“谢谢”就可以让人更愿意再次帮助别人。他们虚拟了一个人物随机给一些HR发送了同样的电子邮件,请求帮忙修改求职信。收到回信后,一部分热情感谢,另一部分表现淡定。在第二次用另一个虚拟人物给这些HR发邮件后,曾经得到热情感谢的66%再次帮助了第二个人,而没有得到热情感谢的,只有32%这么做了。因为那些热情的感谢让收件人的自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