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热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开启左侧

为往事备个份

[复制链接]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13:22:00 |阅读模式
  (一)前言
  小时候,近年关,母亲会为我们备下过年的新衣服。有了新衣服的诱惑,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起床就不会再磨磨蹭蹭。再往后,长大了些,懂事了,过年不再要求添新衣服,会早早地把平时不怎么舍得穿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床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郑重地穿上,新年里便爽爽朗朗地有了新气象。
  那时候年前全家人都忙,其实不止全家,全村的人都在忙,越近年关忙得就愈烈,忙得就愈隆重。大人们忙,我们小孩也跟着忙——其实也不过 是要求父母给点活,或者主动要求添点活。仿佛不跟着忙,这年就跟我们无关似的。我们跟着忙,这“年”就兴奋了起来,村头厝尾便散发出浓浓“年”味。
  能把年味烘托到顶点的,莫过于年大年三十前的打芝麻饼、做粉利(有点像北方的年糕)和大年初一的包粽子了。
  芝麻饼的主资料 是糯米粉、红沙糖、黑芝麻。粉利的资料 就简单了,主要是大米。这种大米各家自产,必须 是一种叫“珍贵”的稻谷,去壳磨成米浆能力 做出上好的粉利。这种米做出的粉利粘性十足,入口劲滑有弹性。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绿豆、用香料腌制的五花肉、粽叶和捆绑粽子粽绳(这种粽绳是一种长在水里的植物,把它的茎撕成细条用来捆绑粽子)。以上列举的资料 ,我家需要买的是红沙糖、黑芝麻、五花肉、腌制五花肉的香料、粽绳。
  包粽子、打芝麻饼和做粉利都是些细工慢活,各道程序繁杂,往往都是几家人在一起完成,今天打完饼,明天再做粉利。粽子则各家自已完成,可能是各家口味分歧 的原因。好比 粽馅,我家会用五香粉腌制五花肉,同时母亲会考虑我们不吃肥肉而多加些瘦肉。还有放绿豆的比例各家也分歧 等等原因。
  和往年一样,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刚出头,母亲就开始盘算家里的糯米需要打多少斤,绿豆能包多少只粽子。怕不周全,母亲会去婶婶、嫂嫂家合计。再凭往年的经验,计算每斤米能打多少个饼,能做多少条粉利,能包多少只粽子;再计算一下除了送亲戚外,家里还需要打多少饼,做多少条粉利,包多少只大粽。有时会问问我们的喜好。
  母亲和婶婶、嫂嫂一起商议好打饼和做粉利的日子,一般是农历的年27、28的样子。每年各家轮流做东。东家会提前把锅台、案板、饭桌打扫得干净净,上手绝不染尘,灶台前堆满干柴火或松针叶。小孩们眼巴巴地等那些日子的到来,谁都有说不出的兴奋。
  紧接着母亲及各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年货了。
回复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21:23:00
  (二)办年货<br><br>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不矫情,是冬天应该有的模样。家里没有什么护肤品,我们小孩的手和脸都冻得皴裂,裂开的皮肤撒娇似地张开一道道小口。不小心碰到生痛。我还好点,若天冷得久长
些,母亲和妹妹的手和脚会长冻疮,遇热又痛又痒。晚上妹妹在被窝里使劲搓脚,可越搓就越热,越热就越痒,恶性循环,把人折腾得不可
。晚上,母亲把用火烤过的萝卜片贴在冻疮处,可作用并不明显。<br>  那些年的冬天,天空整天迷茫地飘着雨,没什么目地,好像仅仅是一种习惯。如果哪天见到太阳出来,会觉肯定是遇上了稀罕的日子,虽没有“蜀犬吠日”的夸张,可牲畜们却是实实在在地活泼了些。太阳则像是被硬拉出来的,溜了一圈就迫不急待地钻回云层里了。让人怀疑太阳也怕冷,窝在云被里捱时日。<br>  虽然道路泥泞不勘,但都阻挡不了人们过年的热情。大人盘算家里缺的年货。每逢赶集的日子一到,吃过中饭,披了雨布,穿了雨鞋,在自行车后座上绑个篮子或编织袋,相邀往十里外的集市赶去。<br>  在我们强烈的要求下,母亲有时会思量一下,然后答应让我们其中的一个跟去——究竟
就只一部自行车,载人的同时还得载货。点到我时,着实兴奋,得意洋洋忘乎所以。<br>  其实办年货是个苦差事。连绵的雨天把泥路泡得松软稀烂,再加上人、车的来回滚碾,路上的黄泥如犁过般翻来覆去,浪花般一朵朵地拱在地面上。被压瓷的地方非同凡响地固执,人和车任凭怎么小心,上去肯定打滑。每到这种地方,母亲推着自行车尽量绕道走。我远远地跟着,生怕车轮子卷起的泥向我扑来。母亲手里夹着一截棍子,因为每走一段,车轮就会塞满泥泞,轮胎卡在铁皮之间动弹不得。母亲不得不撑起车,用手中的棍子刮粘在车轮上的泥泞。我也会上前协助
,劲一使大,棍子挑起的泥便溅到身上,我便会气得不可
。后悔之前那么争先恐后地要求跟着来。并黑暗
告戒自己,来年把这个“好差事”让出去。唉!其实,到了第二年,最积极的还是自己。<br>  到了集市,人头攒动,各村落的人鱼贯而出,相拥而来。仿佛赶集办年货是一年中最有意义的事,也仿佛是在相互间暗暗攀比——赶的次数多等于办的年货多,再等于这一年的收入多。<br>  母亲领着我在肉摊上转,货比三家,谁吆喝得厉害都没用。母亲慢慢看,细细挑。以她独特的经验买上几大块上好的五花肉,挑几块老姜,再到药店里配几方草药碾成粉作香料。回到家后,把五花肉按比例切成块,撒上香料,拌均匀,再放到瓦盆里腌制几天,为大年初一包大粽备下主料。买上几扎粽绳。完了再到副食品店称上几斤红沙糖和黑芝麻。看看挎里的篮子,计划内的东西都买齐了。这时,我会拉着母亲多逛几圈。小孩子嘛,到了人多的地方会莫名其妙地生出许多亢奋的心情。眼睛往人堆里挤,搜索一些自己认为新奇的事物,莫名其妙地为这些事物添加一些花絮,然后莫名其妙地感动一番。全然忘记了头顶上飘落的雨点早已打湿了被人群挤攘后露在雨布外的身体。<br>  打饼、做粉利、包粽子都是女人们干的活。细细想来,这些活仿佛天生就是女人们秉持一个家弗成
推御的责任。男人们指间夹只烟,袖手旁观,在烟逢里眯着眼,作欣赏状,时不时不懂装懂地指手划脚一番,见没人理会,无趣地转身出门,然后满足地互相吹嘘。仿佛日子一路走来都是红红火火,一年的收获全诠释在当下。平日里我们小孩当众吃饼时,对那些家里大人们什么也不做的小孩子来说,会是一种稀奇的炫耀。有饼的那家的父母脸上会生动,家会为此增光,人会更努力。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先知先觉的警示,会向往,会憧憬未来。是啊,每个人如果能未雨绸缪,计划周全,足够勤快,还有什么机会因为饥饿而怨天怨命怨人呢。<br>  但那时我从没想过母亲那么多年为这个家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因为父亲在外地工作),敲下这些文字时,是怀念那些日子,更多的是因忸捏
而生的迟来的追悔,这种追悔会时时告戒我懂得感恩——感谢我的母亲,感谢她教会我们对艰苦生活的宽容和倔强。是她成就我们平稳
的今天。<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21:24:00
  (三)等待有电的日子<br>  包粽子,糯谷需要打成米;打芝麻饼,糯米需要磨成粉;打粉利,“珍贵”米需要磨成粉。而这一切必须

是在有电的前提下,到村中机房里完成。但这两项再也简单不过

程序却是相当的困难。在我的印象中,那些年,我们这一带的农村,在冬天能全天候用上电是一件非常非常奢侈的事。屋里挂的电灯炮几乎是一件陈设
品,这件陈设
品还被烟囱倒腾出来的烟熏得黑不溜秋,被奚落得不轻。反正一年内都不消
担心会烧坏灯芯,有着经久耐用的时髦,又如一件过时的古董,勾不起人们去联想安装它的年月。偶而路过的风,进屋时碰了它一下,它再与旁边的木制吊钩碰一下,发出几声沉闷、走调且伤心的声响,这才提醒人们这个地方已通电的事实,然后期盼一下正常用电的日子何时到来。<br>  那时,一到晚上,村子里的每个家庭,煤油灯成为照明的主打工具。我家的煤油灯放在橱柜顶上,我得踮了脚能力
够得着。那粒小小的火苗被平安
地罩在玻璃灯罩里,光线微暗,连地面上的影子仿佛都是稀薄的。找东西时,手里拿着煤油灯,嘴巴和鼻子都尽量远离灯罩,生怕讲话时呼出的气息会让摇动的火苗在瞬间熄灭。<br>  有时凌晨二、三点,电灯会突兀亮起,“亮”会惊醒全家人,并不由地同时醒来,大叫一声“呜呼,有电了”。其实每家都一样,因为在寂静的夜里,那句“呜呼,有电了”也从别处传来,如一件新奇的事,接力赛似地在村子里绕来绕去。但因有电带来的光亮却是那么的寂寞与孤独,因为,说完那句话后,所有的人都会拉了开关,继续在梦中沉沉地睡去。给人感觉这后子夜
的电真没什么用,虚恍得简单明了。当屋外还灰蒙蒙,仅仅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时,再拉开关,灯哑了。于是我家电灯开关就永远开在清晨五、六点,关在凌晨二、三点。仿佛电是被上游拦坝截堵了,不小心渗漏了,才让电灯有机会恢复一下麻木的知觉,可怜地亮了一下。<br>  年近了,家家户户需要用电的心情显得迫切起来。白日里会不由自主地去拉开关,希望奇迹出现。主妇们碰面都会埋怨几句“什么时候有电呀!等着打谷呢”。当然,也会暴几句粗口发泄一下。<br>  母亲早早地把家里的箩筐装满谷,在睡眠中清醒地等待电的到来。一旦灯亮,听得村中央的机房拉响了打谷机,打谷机“嗡”的一声由弱到强,如警报般严严实实地笼罩在整个村子的上空,再如细雨般密密落在各家的房前屋后。此时的母亲是敏感的(因为有时机器出故障会暂停作业,所以必须

确认机器响了才起床),确认后,急忙起床,挑着满当当的谷物出门了。如果太重,会带上我,帮打手电筒,究竟
机房离我家有好长的一段距离,再加上雨天,真是苦不堪

言。黑漆漆的深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七弯八拐的村道,伸到道上的矮树枝和野草会打湿身上衣,脚下鞋(夏天,还会冷不丁地窜出一条蛇),手电筒的光线被夜色裹成一条线,无力张驰得更远。路上我们也不是孤独的,与我们同样的人也在夜色中匆匆走向机房,听得脚步声急急,不消
料想
谁与谁,我们会在机房中相聚。如果去得太迟了,会排老长的队,究竟
离机房近的人家多得是。我们最担心的事是还没轮到又停电了,因为这种可怕的事情会时不时地降临到头上。聚到一起的人都静静排在自家的箩筐后,每个人都懵懂地清醒着,如到了另一个世界,倒了时差,让人极度地不舒服。<br>  机器的轰鸣声远远盖住所有的声音,机房的热情的主人,眉发全是谷尘,平添了几分年轻的老气。他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在收钱时卯足了劲报价,然后接钱找补,干净利落。大多时候我会看他看到发呆。心想有一天我家也开这样的机房,一来有收入,二来再也不消
为打谷的事大老远地、风里来雨里去。<br>  值得庆幸的是,越近年关,用电也开始正常。<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21:26:00
  (四)打芝麻饼<br>  27早上,打芝麻饼的工作开始了,先是打婶婶家的饼。制作红沙糖馅拉开了序,先往糖里加适当的面粉,放到锅里炒。炒到一定程度时,满屋子的糖香味。我们小孩子围在锅边,拼了命地往肚子里咽口水。待糖和面粉炒熟后,装盆。适当降温后再往盆里加适当的水,使糖可以捏成实心球状,以放在桌面上不会散开为佳。<br>  对我们来说,红沙糖的诱惑力是无以伦比的。不给吃,给闻闻也成啊!再说外面老天正下着雨呢——我们便有了呆在家里理由,其实大人们也不是真心赶我们走,究竟
这份热闹从年头就开始积攒了,谁都一样,只是我们能豪不隐瞒地全部暴发出来而已。即使厨房拥挤,大人们忙得团团转,我们绝对会穿插其间,当然有时占了道,惹急了的某个大人,她会缺德地把几辈子的祖宗从坟里提溜出来骂一遍。这也仅仅能让我们稍稍安生片刻。最牛的还是婶婶家的瑰宝
儿子——小四。反正任婶婶好话哄完,抬出妖怪恐吓完也无济于事,绝对抢先抱水瓢不放,谁惹他谁倒霉,把他惹急了,大哭大闹,仇人似地逮着谁咬谁,要命的是捞着什么扔什么,冷不丁地从灶口里掏出一把灰,撒得云里雾里。那么难得的固执还真是让人汗颜。其实他的要求也不高,仅仅是想协助
往红沙糖里加水。婶婶无奈,只好千叮嘱万交待“我让你停,你就停啊”,完了再如下了赌注般郑重交待“听到没有?”,然后狠狠地加一句“如果水多了,小心你的脑袋”。小四得程,着实让其他孩子狠狠地嫉妒了一把。<br>  刚开始,他煞有介事地听从指挥,叫停不敢多倒滴一点。让婶婶好好的夸了一把,好嘛,夸多了,以为自己撑握了要领,最终水还是倒多了,糖稀得捏在手里从手指缝间溢出。婶婶气得不可
,曲起手指关节,狠狠地在小四头上敲了几记。“咚咚”脆生生的几响我们都听得真真切切,也明白往糖里加水的活不是随便能承担的起的。婶婶气极攻心状态下敲的几下,也把她自己给吓着,紧张地看小四的反应,要是往常,小四肯定如水牛淌泥般躺在地上打滚,哭声尖利,如用一把生锈的砍柴刀卯足了劲刮铁锅底,让听到的人无不全身起鸡皮。高潮部份额绝对令人惊骇,先是吸气,拉长了哭调,然后忽然停止哭声,像是被呛住,眼紧闭,脸色发白,吓得所有的人手脚哆嗦,脸铁青,停了几秒钟后,再峰回路转,苏醒过来,准备再上演另一番高潮。反正他是哭得相当地痛快,但那哭绝对不是装出来的,如假包换。绝对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注册了防伪商标。一村子的小孩就他这付哭功。反正我是不敢惹小四。当时大家都屏住呼吸,婶婶更是做了应急的准备,弯了腰,做了个随时会把小四搂在怀里的姿势,那姿势绝对会在瞬间完成。小四估计在做大事面前做错了事,有自知之明,头上那几响虽然火辣辣,也不敢吱声,摸摸了事。见此状,所有的人都松了口气。后来,各家分了些糖给婶婶,这才匀了。<br>  糖搅拌好后,大人们会试一下口感,满意后,会把捏成形的糖球分给我们解馋,也会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当然最终都不会采取
。那份香甜啊!那样的情景,那种感觉,就是最原始的,无法切割,牢牢占据灵魂的,不管用多平实或多华丽的言语形容都是多余和贫溃的。基实红沙糖也不克不及
多吃,容易腻。这估计也大人们放心让你吃的原因,想想要是能吃上瘾,那饼还用再接着做嘛,光吃糖得了。<br>  糖球做好后,就开始和糯米粉,然后把糯米粉用手捏成球,再把糯米球放摊开,把糖球放进去包好,放到锅里慢火煎,煎得八九成时,洒上一层芝麻,再温烤一下,待饼面烤成金黄色,一个个芝麻饼就新鲜出炉,华丽登场了。我觉得烤过的芝麻最香了,它的香不是慢慢地渗透,而是扑面而来,让人无处可逃,于是,我也成了一粒芝麻,浑身上下芝麻味。<br>  虽然我们一个个脸上泛滥着掉臂
一切的吃相,可大人们不会轻易让我们吃滚烫的芝麻饼。可能是因为糯米做的,烫不说,容易上火。待饼面的温度如手温时(好在天冷,温度下的快,否则等待就成了煎熬了),等得大人们一声允许,我们便一窝蜂般涌到装饼的篮前,抢了个痛快(头一锅饼还不敷
我们抢)。微热的饼一掰开,酥酥脆脆的,红沙糖从饼皮两边羞答答地露出来。香味钻进肺里,煽情地撩拨着味觉,那一刻,我们愿意满世界留这一味了就足够了。一口咬下去,浓浓的芝麻味扑鼻而来,所有的味觉神经刹那间全部惊醒,如一股透彻的风,向你伸了手,只要你愿意,可以不回头。其实我是最喜欢吃刚出锅的饼,虽然烫,但味道却是明明白白的。<br>  说来容易,其实打饼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细致活。就煎饼来就吧,锅里不克不及
沾一丁点的油,一次沿锅放两圈的饼,得一直
地翻转。所以火候是关键,火大了饼面容易焦,火小了火焰就只会专注地舔着锅底,锅底的也容易焦。因此烧火绝对不克不及
用柴,只能用松针,一小把一小把地放进灶膛里,再用火棍把松针拨散,让火充分围着锅转。谁都怕烧火,想想啊,几家人的饼啊,就得没完没了地坐在肚膛前,一把一把地烧火,如果分了点神,饼被烤焦了,准被披头盖脸地数落几句,没一点的原谅余地,因为这是一年中慎重的大事,不管是送客还是自家享用,必须

拿得出手,仿佛验证着主妇们的声誉,传承着出得厅堂进得厨房的美德,世世代代如此。<br>  唉!最终我被轮为火夫。看其余
孩子玩得再欢,我也不敢玩忽职守。<br>  打饼的工作一直延续到到后子夜
。大人们刚开始热火朝天地聊家里家外的热情也渐渐消殆。机械地操作着一招一式,衣服上和脸上一道粉一道糖几粒芝麻。我也困得不可
,厨房里为一年一度打饼才舍得换上的100瓦大灯泡,明亮的光芒,在我眼里忽明忽灭。其他孩子饼吃腻了,也玩腻了,不消
招呼,都心满意足地回家睡觉了。我呢,还得伺候灶膛里的火,盼着饼早些打完——饼终于打完了,当各家捧着各家饼,顾不上交流一下成就感便回了各家。个个都困得不可
。<br>  第二天,天光刚全亮,各家的大人们,手里着饼,嘴里新鲜劲十足地嚼着。聚在一起,先是重温一下昨晚打饼的过程,再分享一下心得。谁都想自我表扬

一下,搞得跟评劳模似的。紧接着,打粉利的工作又再一次以热烈的排场
拉开了序幕。<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21:27:00
  (五)做粉利<br>  如果说打饼是项技术活的话,做粉利就是一项力气活了。<br>  把稻谷打成白花花的大米后,母亲把量好的大米舀进木桶,用冷水泡了一晚。第二天,粒粒大米吮饱水份,胀鼓鼓地挤在木桶里。这时,我一头水一头米地挑着担,和妹妹来到了生产队里的石磨旁,轮流推磨,把大米磨成稠稠的米浆。我最怕的也是磨浆这道程序了,沉重的磨盘合在一起,用力推动,米浆才会从石磨逢里细细地流出来。推石磨下力也有讲究,妹妹最怕跟我一起推磨盘,因为我用力的重心不是推磨,而是使劲往下按磨炳,害得妹妹得用双份的力。<br>  米浆磨后,稍稍沉甸,往热锅里倒花生油,把米浆倒进锅里,待米浆煮成米糊,用锅铲一直
地翻转,直到成为米团,再用锅铲把米团摊开,充分受热后,又搓成一团,周而复始。这是一项十足的力气活,大冷的天,大人们却混身上下冒热汗。没几分的力道是做欠好
这活计的。待几个大人一致确认米团已经完全煮透后,再把米团铲到早已抹好花生油的饭桌上,几个大人双手抹好油,吁着气,开始搓揉热气腾腾米团了。这是一道相当关键的工序,关系着做出来的粉利是否有弹性。当然这会力气大点的孩子也派上了用场。当米团被揉搓得无比光滑和结实后,我们小孩就参合不上了。大人把米团裁成一段一段的,然后按比把它们匀均地搓成条,心里默默地数数、报数,上百条粉利就那样从最初的米粒,磨成浆,煮成团,捏成条,到最后成形,整齐地码到木架上,再放进锅里,盖上锅盖,后大火猛蒸。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是一个完美转换到高级兑变过程。那个时候,我依然坐在灶前的矮櫈上,打量火势,时不时地往灶膛里塞柴火,想像什么事情似地看着满屋子里的人在烟雾间穿梭。当忙碌的女人们在热情的间歇间伸展一下劳累腰肌的瞬间,我看到的是——曾经似水的柔情的女孩,渐渐地在岁月中展现她们高贵的绝代风华。现在我知道,当时的我已然把现在的我置放在其间,否则,我怎会年复一年地重复那段往事。<br>  夜已经很深了,谁都不肯
离开。其实每年都一样,我们要品尝刚蒸熟的粉利,这也是一年中唯一的一次高级享受。所以连最小的孩子也抱着瞌睡端正地坐在小板櫈上,瞌睡虫被挤落地,在100瓦灯光中难为情地观望每一个人。<br>  当母亲用掀开锅盖,把头埋进水蒸气,用筷子戳了往锅里几下,然后梦幻般地宣布可以出锅时,所有的目光都整齐地清晰起来。粉利热气腾腾地顺利出锅,等大人们满足了各自的成就感后,小孩每人分到一条。我们便迫不及待地蘸着早已调制好的酱,美梦成真般地吃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掰开粉利,粉利如棉絮般慢慢地撕开,蘸了酱,一口咬下去,那香恰到好处,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嫌少。想想看,由最初的稻谷、稻米、米浆、米团、米条,逐层递进、升华,再由那火——经我的手,把它们烩制成我手中的粉利——有我的一份功劳——我的成就感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那时,我是快乐的!<br>  我觉得粉利最好吃的就是切成丝,待锅底烧得冒烟,浇上花生油,油滚烫时沿锅浇一圈,咝咝作响时,倒上粉利丝,一直
翻炒,直炒到丝丝粉利发软发亮,再将炒好的酸菜瘦肉丝倒进去翻炒,辣椒酱收汁,上盘——这时的粉利虽然入味,但却保存
了稻米的原味,弹性十足。一筷子夹下去,酸菜、瘦肉丝、粉利一起夹上来,入口让你过足滑、酸、爽、辣、烫的瘾。再面对山珍海味时准会“取次花丛懒回顾”。这种炒法,我能吃一大盘,吃完再努力减肥。<br>  芝麻饼打好了,粉利也做好了。年味在村子的上空已浓得化不开。<br>  一直以来,对于过年,我是虔诚的,我觉得那是颗粒归苍后对每一个人的镐慰。<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21:28:00
  (六)年夜饭<br>  我们这有一句老话“年不赶,三十赶”,“年”是指一年中除年三十以外的其它日子,“赶”是“忙”的意思,整句话的大意是:一年中的其它日子可以不必忙,但年三十一定要忙。年三十的忙是郑重的。<br>  在我的记忆里,那时过年鲜有艳阳天,气温低,雨水多。但在记忆里也从来没有埋怨
过,仿佛这是“应该”的事,是年的模样。当从温暖的被窝里钻出来迎接崭新的一天,那是多么美好的开始。<br>  母亲一大早起来,锅里烧着水,单把那只她认为满意的鸡关在笼子里。我则提了菜篮子,兴冲冲奔着菜园子去了,依照
母亲的支配
,拨了些葱、蒜、芹菜、大白菜,然后到村边的老井旁把所有的菜洗干净。<br>  回到家,母亲已经把鸡收拾好,下锅,同时放进一块特意切得方正的五花肉,鸡和肉都过水煮熟后,起锅,在鸡背和五花肉上撒点盐花,装进一只大盘子里——第一次祭祖开始了。<br>  每次的祭祖母亲都让我和妹妹完成,母亲的用意用二屋,一来是让我们学会尊重祖先,因为没他们也就没有我们;二来是因为我们都在上学,让祖先有知,托付更多的好运给我们。因此每到祭祖时,我和妹妹都会停下手中的活,虔诚地上菜、摆酒怀、点蜡烛、点香、倒酒,说出自己的愿望,并希望实现。我总爱看着祖先台上的袅袅升空的烟发呆,从平日里所听所闻中想像一些遥远的关于祖先的事,最近的也就是我那记不起容颜的爷爷,想像他因残疾而卷曲的十指是如何做出完美的木匠活。那些年,在世事面前惨白
,多年后祖先的事,其实正如张爱玲所说的:“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地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br>  酒过三巡,烧过纸钱,母亲拿出一小盘炮仗,放到大门前,一字摆开。拿着一支在冷风中忽闪忽现星火的香棍,哆嗦地伸到引子前,点了几次没成功,稍稍安了下神,待镇定些才把炮仗点燃。我们躲在老远处捂住双耳,看星火在潮湿的地上乱跳,然后意犹未尽地留下满堂红。<br>  傍晚

,我和妹妹去老井挑水,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挑水,像往常一样我们把大水缸和所有的空桶蓄满水。那样的虔诚。<br>  母亲把鸡肉砍了,肉切了,切成丝的粉利是我的最爱。两三个菜简单明了却香满屋。再一次祭过祖后,我们围坐在餐边,开始了年夜饭。<br>  年夜饭后,母亲会把所有剩下的饭菜放进每一个锅里盖好,预示年年有余。这个传统我保存
了下来。<br>  母亲老了一年,她的孩子却在人生的道路上又坚实地过了一年。<br>  我的父亲,探亲假很少能支配
在春节期间。那些年我从来没想过母亲会有寂寞,或者是从来没有读到过她的寂寞,更或者是从来没读懂过她的寂寞,因此从来没试着去理解一下,特别是在过年的时候,去温暖她一下,从来没有。母亲的勤劳、艰辛、筹划
、以及除我们以外的孤独和寂寞的隐忍一直都是默默的,以至于我对她的悟总是来得那么迟。<br>  我的母亲,至从嫁给父亲到有了我们,一直都在寂寞着,思念着——后来,我才深深地懂得——我的父亲在万家团聚的日子里,远在他乡,坚守工作岗位。他也是寂寞的,思念着的。他的思念来得更寂寞更强烈,因为他思念着的是我们一大家子的人。<br>  如果父亲能回家过年,会给我们压岁钱,会不动声色地拿出早早给我们备下的礼物,我们的欢乐会空前暴涨。因此,每到过年,我们会特其余
想念父亲,不仅仅是因为有礼物,而是他带给这个家最圆满的幸福。<br>  睡前,母千叮万嘱:大年初一定要早起,因为第一个到老井挑水的人能看到井边坐着两位美丽的仙女,而且
井水是红的,见到她们能带来一生的好运。我从来没见过仙女和红色的井水,哪怕我起得再早,可能有比我更早的人。当然,这是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个美丽的传说到现在为止,我从来没跟母亲求证过。母亲是这个村子里传承这个古老传说的人之一,是啊!一个年头就勤劳的人,年尾能不仓实癝、衣食足吗?当初母亲没一语道破,只不过

是让我们在向往美好事物的过程中自觉地领悟这个道理,同时让那个古老的美丽的传说一直美丽下去,世世代代年轻下去。<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4-3-4 21:29:00
  (七)包粽子<br>  大年初一,比传说更重要的是,家家户户要包大粽了。这是件让人非常高兴、激动和神圣的事,这样的心情会自然而然地从心底流露出来写到脸上,大人小孩都一样。可能先祖们选择在大年初一包粽子,是让每家每户都在喜庆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让美好的生活从我们的心手里绽放。<br>  每年的年三十晚临睡前,母亲都会郑重其事地交待我们,大年初一,谁都不许打骂
打架,一定要高高兴兴。在属于“过年”的那个时间段里,我怀揣着希望,渴望来年成真,于是我总是小心地行事,生怕破坏了什么。<br>  因为要包粽子,大年初一又以紧张和忙碌的心情开张起来。一大早,母亲到墙角边的排水沟处割回了一大捆粽叶。然后开始淘洗糯米,淘洗过的糯米放到竹篮里沥干水。用最后一轮的淘米水把粽叶一张张地反复清洗,再过两道清水,然后把粽叶放进大锅里煮,待粽叶煮软后,捞上来放到簸箕里滴干水;紧接着开始淘绿豆,泡过的绿豆用手搓洗,把绿衣全部搓掉,留下黄色的豆子,然后再倒进竹篮里沥干水。<br>  我们用头一轮的淘米水把家里所有沾上油层的东西全部搬出来清洗,锅碗瓢盆结结实实锃亮了一番。说实话,那时就差没把自已放进去搓洗一遍了。<br>  这样一来就需要大量的水,于是我和妹妹就负责挑水。其实每家每户都一样。不管下雨天的路有多泥泞,挑水大军永远是奋掉臂
身,有一种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强悍气势。<br>  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就绪。我们摆好桌子,母亲端来腌好的五花肉——包粽子开始粉墨登场了。先在桌面上层层排好粽叶,糯米作底,摊平;按比例倒进绿豆,摊平;绿豆层上放一块五花肉;倒上糯米作面;然后把用粽子包起来,用粽绳粗粗地捆绑,再由我一道一道细细地缠起来。缠粽子也是一道讲究的活,缠太紧,粽子遇热会把粽绳涨断,缠太松,粽子会松松跨跨的,欠美观。每年这道活都由我完成,除父亲在家外。我们喜欢父亲在家,我们进进出出厅堂,能看到母亲和父亲一边细细做活一边细细地说话,那时我们是最快乐的!<br>  母亲包的粽子大小均匀,分别按一家人一顿饭的量。个头不大,却个个体态丰满。母亲包粽子的神态很是让我着迷——虔诚、讲究、庄重,很少语言。母亲袖口挽得很高,一双手如千只手,力道把把分歧
,却恰到好处。仿佛是在田间地头下种、培土、育苗、施肥,待果实累累——归仓。<br>  每包好一个粽子母亲都会与之前包的作对比,会自言自语地说:“嗯,这个比较

乖(好看的意思)”,“这个太大了”,“这个包得像斧子,一头大一头小”。有时会问问我的意见,大多数我会附和她的看法。<br>  包粽子特别能磨时间,我会时不时地看簸箕里的糯米一碗碗地少下去。绑好的粽子一个个排放在长櫈子上。我会跟母亲聊聊学校里的事。母亲会跟我说一些女孩应该尊从的德行,言词谨慎、严肃、含蓄,欠好
意思说透。其实母亲说的那些我都懂,不说也懂。<br>  一般是从早上一直到下午五六点的样子才把粽子包完。粽子包好后,母亲会再一次地完整地点数。其实她心里有数,可仿佛要重新点一次心里才踏实。看看今年的糯米包了多少个粽子,一般每年都有二十来个粽子。然后烧水,准备下锅。下锅前会把我们全部支开。其实不消
她出声,我们都会自觉地走开。母亲曾说,粽子下锅前不克不及
说些不吉利的话,否则粽子会不熟。这有些迷信,但由不得你不信。有一年,我家就有两个粽子就夹生。想想啊,粽子要用大火煲十个时辰左右。为了让所有的粽子能全部没在水里,其间还得时不时地加水。为了让粽子受热匀均,还得时不时地把面上的粽子换到锅底。都照顾成这样了,别说煲不熟,就是蒸也能把它给蒸熟了。说来也怪,唯独这两个粽子偏偏送给了我的姨婆,当时是由我送去的,后来传话说夹生。<br>  卒业
后就直接工作了,直到现在,也没能亲眼看过母亲下粽子时。如今母亲每年会问问我的需求,包好后让人捎给我,或者打电话让我回家拿<br>  粽子靠的是煲,如煲一锅老汤,尽心尽情。说“煲”不如说“养”,注入全部的感情,去养去呵护一个欢喜秘密。我家煲粽子用的是一个大铁锅。锅盖是一个烧坏底的大铁锅,母亲在锅底处敲开一个碗口大小的洞。到了晚上,在锅盖顶上放置一桶水,水蒸气通过锅盖顶上的洞把桶里的水加热。每人一桶,用来洗浴,特其余
惬意。我特别记得这事,觉得母亲好聪明。<br>  煲粽子得熬到子夜
。大多时候我会积极地提出陪母亲一起看火,信誓旦旦地许诺要亲眼看到大粽起锅,母亲默许。夜里,天冷得透彻,雨水蒙蒙地沉睡在半空中。站在屋檐下抬头看,邻近各家屋顶的瓦隙间透出依稀的光线里,烟囱匀均地吐着烟。我和母亲坐在灶膛前,掏空了言语,然后在各自的暇想中沉默。母亲时不时地往灶里加柴,隔一段时辰起身,观看沿锅的水位是否下降,再视情况加水,或给粽子翻身。往往十二点一过我就哈欠连连,母亲便会极力劝说我上床歇息。有时起夜,看母亲把头伏在膝盖上休憩。她的身影是那么的孤独。灶膛里通火的红焰不时地伸出舌头满意地舔着灶口。大铁锅里的水在沸腾,沸腾声在这寂静又广阔的深夜里,显得那么的厚重。仿佛盛载了我的族人千百年来的重托,让我们把这种象征着勤劳和希望的习俗世世代代传承下去。<br>  煲好的粽子一定要从沸腾的开水里及时地拎出,这样粽子所汲的水份能力
很快地在空气中挥发,能力
在以后的日子里保存

得久长
些。<br>  大年初二,母亲会早早叫我们起床。洗漱后,母亲从锅里拿出一个专门保温的粽子。粽子摸上去软软的,还烫手。光是粽叶的香味就已经让人按奈不住地流口水了。剪掉粽绳,把粽叶一层层地拨开,颗颗糯米紧密地裹在一起,粽叶给它们原本洁白的肌肤染了一层淡淡的绿色。母亲用筷子从粽米中间划开,顿时,粽叶、糯米、绿豆、五花肉的香味便热气腾腾翻卷出来,那香味啊!岂论
你站在屋内的哪个角隅,都会不自觉地凝神,深呼吸,然后为之疯狂。待母亲面带喜色地用筷子把绿豆、五花肉搅拌均匀后,我便迫不及待夹一口放到嘴里,入口即化,暖暖地滑过我的每一个神经细胞。。。。。。。是啊!一年一次,就是这一年的一次,渐渐地堆积成了我的一辈子,让我在渐行中慢慢地回味。大年初二的早晨,全村子的上空飘着粽香,连雨都是香的。<br>  吃完粽子,母亲挑选一番,把最好的芝麻饼、粉利、粽子整装好。然后仔细地梳洗一番,带我们回外婆家。年年如此,风雨不改。<br>  如今,每年春节我携家人回家。桌子上照旧摆放着一个个粽子,我知道粽绳肯定是父亲绑的。母亲和父亲偶而会为一些琐事相互唠叨。我不言语,觉年味更浓了。<br>  年华似水,记下这些,权当备份吧!<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14-3-5 1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衡羡 3楼 <br>  (四)打芝麻饼<br>  27早上,打芝麻饼的工作开始了,先是打婶婶家的饼。制作红沙糖馅拉开了序,先往糖里加适当的面粉,放到锅里炒。炒到一定程度时,满屋子的糖香味。我们小孩子围在锅边,拼了命地往肚子里咽口水。待糖和面粉炒熟后,装盆。适当降温后再往盆里加适当的水,使糖可以捏成实心球状,以放在桌面上不会散开为佳。<br>  对我们来说,红沙糖的诱惑力是无以伦比的。不给吃,给闻闻也成啊!再说外面老天正......<br>  -----------------------------<br>  有声有色,娓娓道来,哈哈,那种过去的故事就一下子将我的思绪撑开了,然后就跟着衡羡的妙笔生活而徜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5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滋有味的新年,幸福忙碌的童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5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衡羡 1楼 <br>  (二)办年货<br>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的冬天特别冷,不矫情,是冬天应该有的模样。家里没有什么护肤品,我们小孩的手和脸都冻得皴裂,裂开的皮肤撒娇似地张开一道道小口。不小心碰到生痛。我还好点,若天冷得久长
些,母亲和妹妹的手和脚会长冻疮,遇热又痛又痒。晚上妹妹在被窝里使劲搓脚,可越搓就越热,越热就越痒,恶性循环,把人折腾得不可
。晚上,母亲把用火烤过的萝卜片贴在冻疮处,可作用并不明显。<br>  那些年的......<br>  -----------------------------<br>  支持妹妹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古城热线论坛 ( 宁ICP备12000722号 )

GMT+8, 2024-12-28 00:48 , Processed in 0.0484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