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热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开启左侧

山东国资控股王洪:温润而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6 10: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好!十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结束了,在过去这短暂的十天中,我们开阔了视野、感受了震撼、增长了知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都要感谢省委组织部、省国资委党委、浙大继续教育学院和省干部学院的精心组织和各位班委的奉献,虽然前面几位同学都已经表示了感谢,山东国资控股王洪但礼多人不怪,我还是要再一次说一声谢谢。
这几天,收获很多,是全方位的,表现在各个方面。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创新”这个词。我们这个班,是干部教育模式的创新;我们的课程,处处充满着创新的理念,有时甚至是颠覆;而我们所要学习的浙商精神,创新又是它的核心。在此,我想围绕着浙商的创新精神、结合山东的实际谈一点感受。
浙江是一个陆域资源小省,山东国资控股王洪一次能源自给率只有3.7%,人均资源拥有量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5%,居全国倒数第3位。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从一个资源小省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省,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浙江特色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而推动浙江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于浙商的不断发展壮大,在于浙商的创业创新、与时俱进。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次次考察了浙江企业之后,山东国资控股王洪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热企业家精神的地方。”这种企业家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全面创新精神。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山东国资控股王洪浙商的创新精神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敏感把握和利用市场机会,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浙江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具有浓厚的工商文化传统,“工商皆本”的思想在浙江从古到今一以贯之。重商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孕育了浙江人民善于开拓、不辞辛劳的“六千精神”, 山东国资控股王洪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遍及千家万户,产品千变万化”。改革开放初期,浙江人敢闯敢试,抓住了历史机遇,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如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家庭工厂、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民办专业市场、第一座中国农民城、第一批股份合作制企业及其规范性的行政规章,第一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第一家私人包机公司、第一个海外专业市场,第一家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等。在我国当时的环境下,这些都是创新之举,是突破当时普遍的行为模式和惯例,发现和利用未被利用的各种机会,创新组织形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这些都是创新型企业家的行为。
浙商成为了市场化改革的先行者,山东国资控股王洪不断创新的创业模式推动和促进了浙江经济的繁荣兴旺,企业集聚和区域特色形成的块状经济得以大发展。杭州软件、宁波服装、温州皮鞋、永康五金、海宁皮革、嵊州领带等一大批区域特色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全国第一;从“前店后厂”,到“小商品、大市场”,“小企业、大集群”,制造业基地与商品市场联动发展造就了“市场大省”。
二是新经济形势下,敢于自我纠正、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务实的创业精神使浙商生存下来,强烈的创新意识使浙商发展起来。传统浙商构筑了领先的竞争优势和独特的人文精神,但同时也遭遇了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瓶颈。他们认识到,依靠机制灵活应变,依靠成本优势赚取市场的情况将一去不复返了。但浙商的发展从来就是内生性、自组织的,有一种强烈的创新冲动促使他们面临形势的挑战,加大培育企业创新创造的要素,构建品牌技术人才高地,建立创新的机制和保证。近几年,浙商中涌现出像马云、陈天桥、江南春、李书福等在新经济领域、新商业模式以及自主创新上成绩卓著的新浙商群体,与传统浙商相比,他们更擅长学习、创新和资源的整合。他们不再是简单传统的创业者,从一定层面上讲,他们是思想者,他们关注自主创新、产业链条的规模效应、企业品牌的建设以及商业模式的定位,他们有着重组商业格局的前沿理念,同时也秉承了传统浙商务实勤奋的商业作风。近期公布了浙商十大模式创新典型案例,新浙商们在不同的领域或是突破传统,另辟蹊径,开创新行业;或是整合各方资源,创新优化商业模式。他们的成功完美的诠释了浙商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必然的途径,是永恒的话题,更是企业发展不懈的动力。小企业靠创新长大,大企业靠创新做强。创新是重要的,但创新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在这个道路上,充满着非常多的困难和曲折。正因为创新所具有的这种风险性,是否愿意冒风险从事创新成为“企业家”与“一般管理者”区别的标志。这也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之所以把“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我们山东,也是经济文化大省,近年来围绕经济的转方式、调结构作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推动创新方面,着重培养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资源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大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但总体来看,企业创新产出能力较弱、创新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观念上守旧因循。我们崇尚中庸的思想,教育孩子、观察下属,都是要求他们噤口、修身,稳稳当当,一停二看三才通过;我们做事,也总是不争第一、也不做倒数第一,不敢为天下先。这是观念上的,既是做人的观念、也是执政的理念。二是制度上的。我们的大型国有企业,一方面法律要求我们要保值增值,另一方面我们要一年一考核、三年一任期,真正与我们收入、职位、声誉等相关的,就是一张财务报表,很少是企业的做大做强和长久发展。但创新,就意味着难以避免的失败,就意味着为了长远发展不得不牺牲短期利益,转型就更是这样了。这样的制度,是不支持创新的。第三,我们的创新方向需要调整。实际上,我们山东各级也在大力推动创新,但据我看,这种创新更多是技术和常规管理方面的。而浙商的创新,除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品牌创新外,更多的是在商业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及文化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这是创新路径方面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是制约我们创新的,就不再展开了。
    因此,回去后,我们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个主题,多思考、多呼吁、多探索,把创新这篇文章做好,让我们的企业基业长青,为把山东打造成为经济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古城热线论坛 ( 宁ICP备12000722号 )

GMT+8, 2025-1-16 07:51 , Processed in 0.0422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