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热线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开启左侧

兴平市庄头镇南于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5 21: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平市庄头镇南于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兴平市庄头镇南于村位于兴平市西南方向约7公里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是一个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子。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67亩,全村人口1103人,全村共有党员12人,而且年龄都偏大,近年来没有发展一名新党员。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355元,在庄头镇全镇15个村中位列最后一名。村里大约三分之一的群众信奉天主教,宗教气氛浓厚。近段时间,我对该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制约南于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约南于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村上缺乏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南于村是一个以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的村子,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群众在种植业生产上多年形成了种植粮食作物的习惯,全村粮食和经济作物面积之比达9:1,粮食作物产量水平受自然条件和作务水平以及灌溉条件影响,高产十分困难。随着生产成本投入的不断增加,单纯依靠粮食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经济效益增加变得十分困难。多年来,南于村也没有村办企业,村上集体经济没有积累来源。村里有2户辣椒经销加工个体户,有一户养殖业个体户,规模都不大,对群众缺乏示范和带动作用。大部分群众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成为该村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但缺乏稳定可靠的收入保障。村上缺乏明确的经济主导产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2,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管理不善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良好的生产基础设施是取得农业丰产丰收的前提和保障。特别是对于南于村这样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子,建设好和管理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尤为重要。通过我的调查走访,群众认为目前本村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强和改善农田灌溉水利设施建设,迫切要求新打增加机井,配套修缮现有机井和灌溉渠。由于南于村地理位置关系,村上所有耕地都必须依靠机井灌溉。但村里过去所打机井,由于管理不善,年久失修,大多不能正常使用,渠道失修,渗漏严重,导致浇地速度慢,费工费时,灌溉费用大,群众灌溉成了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有些地块根本无法浇灌,只能靠天吃饭。生产基础设施的薄弱,极大影响了群众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3,缺乏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工作力的好领导班子。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该村的班子建设问题也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个村如果有团结干事、能为群众着想、有工作热情的村领导班子,那么村上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就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有了领导干部的带动示范,也会焕发出群众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会将群众的思想凝聚到经济发展这一条道路上来。而南于村这几年来村里边一直没有党支部班子,现有的12名党员也都是五六十年代发展的老党员,年龄偏大,胜任不了现在的村支部工作。多年来,村上没有发展过一名新党员,支部工作处于无人继承瘫痪状态。现任村委会班子也由于村上集体经济没有经济来源,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太低,干部工作也有怨气,不愿意主动干事。现在村上干部大多在外边从事其他工作或者外出务工,很少顾及村中的公共事务,群众对此怨声也很大,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村一级领导班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4,村容、村貌、民风及道路建设需进一步改观。好的村容村貌可以影响和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可以激发群众干事创业发展经济的热情。特别是对于南于村这样一个宗教气氛比较浓厚的村子,三分之一的群众思想都被天主教所统治和领导,忍受和安于现状,是天主教对信徒的灌输的一个重要思想。群众的思想意识一旦被这种说教所控制,发展经济改变生活环境以及建设新农村,就会成为一种梦想。南于村的村容村貌多年来也许是受到了这种宗教思想的影响,多年来一直没有改观。村里最好的群众活动场所就是教堂,建设的高大气派,村里的街道许多年了却依然是泥土路,遇到下雨天群众的出行都成了问题。一切皆有源,也许是环境束缚了人们,也许是宗教思想束缚了人们。所幸的是一条兴平市的主干路苟段路穿村而过,市上正在修这条路,希望这条路的建成能给南于村经济发展带来一些生机和希望。
    二、南于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总体思路: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逐步培养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粮食作物种植为辅,加工业和养殖业并存的新型农业支柱产业,带动南于村经济发展。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1,加强和完善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班子建设。要尽快培养村子的年轻后备党员干部,通过村民民主公开选举,真正把有能力能替群众办事的能人选到领导岗位。完善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发展新党员,在现阶段可先由庄头镇党委指派一名机关党员干部在村上担任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使其能够在为村民事务服务中安心为群众工作。
    2,加强和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只有改善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够实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也是实现南于村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新打灌溉机井3--4眼,解决群众需求最为迫切的灌溉问题,并对现有的机井、渠道、用电设施、管线等进行全面的检修,完善配套,并指定专人负责维护管理。同时,鼓励村上群众投资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上级部门应对其给予适当补贴,并允许其通过收费使用回收资金,获取合理回报。
    3,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支柱型产业。加大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转变群众种植观念,改变过去传统的以粮为主的单一种植模式,发展设施蔬菜、地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种植。走以市场为导向,质量效益为目标的生产路子,形成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的新型支柱产业。通过3-5年,使粮经比由现在的9:1转变为3:7.同时抓好粮食生产,通过更新品种、配方施肥、科学管理等系列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努力做到粮经双丰收。
   4,发展加工业和畜牧业。应支持和鼓励现在的几户辣椒经销加工专业户和畜牧业养殖户做大做强,乡镇政府和村上应该从政策、资金、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扶持,让其发展壮大,让他们吸收农村更多的富余劳动力,使其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5,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水平。通过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工作,提升村子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就业层次和水平,使他们有技能和专长,改变过去的依靠出卖体力换取报酬的状况,从而进一步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三、建议:
   1,建议庄头镇党委尽快给南于村配备村支部领导班子。或从镇政府党员干部中选派干部到村上担任支部书记,尽快开展工作。
   2,建议市上各包抓部门应该加强互相交流沟通和协商,避免重复做同样的工作造成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每个部门对包抓村拿出一定的人、财、物来帮助村上建设或完成一两项具体的工作目标。而不是什么都要做,什么也做不成。  
   3,建议市上对于南于村这样的比较落后的后进村,选派包抓部门时,应结合村子实际问题,选择包抓单位。可以仿照汶川的对口援建模式来进行包抓,确立具体的工作目标任务,这样可以真真正正的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实实在在的钱财做支撑的包抓群众不欢迎,也只会给包抓部门、单位、个人、人民群众增添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古城热线论坛 ( 宁ICP备12000722号 )

GMT+8, 2025-4-12 05:31 , Processed in 0.05294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